1,价格体制的缺陷是什么

容易被垄断企业操控和被别有用心的企业和财团人利用。

价格体制的缺陷是什么

2,目前公路货运市场定价存在的问题

乱,没有统一的标准,被一些中介和黄牛控制,你可以去图众56同城上看看,货运线路和价格还是很全的 欢迎采纳,谢谢
票价的确定是由物价局负责的,如何确定是不清楚的。通常来说,票价分两部分,一部分是运输公司的价,一部分是站场的价。运输公司的汽车收的价是汽车的折旧、油费、人工、路费等;站场的价就是车站的营运开支。要知道,汽车和站场实际上分属不同企业的。对于客运票价,根据车辆的等级不同,有豪华大巴,专走高速的,有普通大巴,走走停停的,票价都不一样。通常在0.4~0.5元/km左右。即便如此,在平常时候,运输公司还会搞点打折。就像航空公司一样。当然,春运除外。

目前公路货运市场定价存在的问题

3,价格机制的弊端

中国长期忽视价值规律的作用,造成价格体系相当紊乱和不合理。这主要表现在:同类商品的质量差价没有拉开,不同商品之间的比价不合理,特别是某些农产品、矿产品和原材料价格偏低。价格改革的原则,就是要使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与物价水平相适应;多数重要商品价格大体接近价值,实行等价交换;国家的价格补贴大部分取消,价格关系大体剧匝;多数商品之间的比价、差价合理,各部门各企业都有可能获得大体相同的利润率。价格改革的关键。是要在市场形成价格的基础上,理顺各种商品之间的比价体系和差价体系。比价体系是指国民经济不同部门所生产的不同种商品的价格之间的对比关系,实质是不同种商品的价值对比关系。比价合理,才能实现等价交换。商品比价体系主要包括工农产品比价、农产品比价、工业品比价三类。商品差价体系主要包括购销差价、地区差价、批零差价、季节差价和质量差价等五类。

价格机制的弊端

4,成本或市价熟低法优缺点

成本与可以变现的净值比较。比较低的作为入账价值。从计提减值准备的角度考虑是符合谨慎性原则;从资产的角度考虑是符合及时性原则,体现资产负债表日资产价值的真实情况;从管理的角度而言,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加强存货管理,因为存货存在减值情况如下:1、该存货的价格持续下降,且在可预计未来无回升希望;2、该存货生产的产品市价大于成本;3、该存货的成本大于市等,这样管理者就知道是否要调整经营方向,做出更适合市场的生产经营决策。
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是企业较常用的定价方法。 1)计算方法简便易行,资料容易取得。2)根据完全成本定价,能够保证企业所耗费的全部成本得到补偿,并在正常情况下能获得一定的利润。3)有利于保持价格的稳定。当消费者需求量增大时,按此方法定价,产品价格不会提高,而固定的加成,也使企业获得较稳定的利润。4)同一行业的各企业如果都采用完全成本加成定价,只要加成比例接近,所制定的价格也将接近,可以减少或避免价格竞争。但是,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是典型的生产者导向定价法。现代市场需求瞬息万变,竞争激烈,产品花色品种日益增多。只有那些以消费者为中心,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才有可能在市场上站住脚。因此,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在市场经济中也有其明显不足之处。 l)完全成本加成法忽视了产品需求弹性的变化。不同的产品在同一时期,同一的产品在不同时期(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同一的产品在不同的市场,其需求弹性都不相同。因此产品价格在完全成本的基础上,加上一固定的加成比例,不能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要求,缺乏应有的竞争能力。2)以完全成本作为定价基础缺乏灵活性,在有些情况下容易做出错误的决策。3)不利于企业降低产品成本。为了克服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的不足之处,企业可按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来确定成本加成比例。由于成本加成比例确定得恰当与否,价格确定得恰当与否依赖于需求价格弹性估计的准确程度。这就迫使企业必须密切注视市场,只有通过对市场进行大量的调查,详细地分析,才能估计出较准确的需求价格弹性来,从而制定出正确的产品价格,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增加企业的利润。

5,几种计价形式的存在其利弊是什么发展趋势如何

答:一、几种计价形式的存在及其优劣。 1、采用预算定额、采用报价消耗量定额和采用企业定额三种计价形式,既可能同时存在于某一时期,亦可分别存在于不同时期。这要看我国工程量清单计价管理规范的规定和各地区结合本地区情况实施该规范的要求和采取的步骤。 2、三种计价形式的优劣。在目前仍然处在买方市场的情况—下,采用预算定额计价必然高于后两种计价形式所确定的建筑产品价格:相反,采用企业定额报价必然低于前两种计价形式所确定的建筑产品价格。也就是说,采用企业定额所确定的建筑产品价格,在市场上更具有竞争能力,更符合参与国际性投标竞争的要求。这是因为: (1)市场经济绝不是《镜花缘》里所描绘的君子国。商品交换更不会有买者嫌卖的贱、卖者嫌买的贵那样谦恭礼让。商品的售卖者总是希望从其售价中获得利润,商 品的购买者则想花费较少的资金买到优质适用的产品。因此,建设工程的招标投标过程中,在工期、质量都得到同样的保证的条件下,业主总是选择低价者中标。 (2)所谓“低价中标”的低价,不是指难以量化“合理低价”,也不是低价投标、高价结算的“虚假低价”,而是在同等程度保证工期、质量、安全的诸多投标报价中最低的那个价格。 (3)低价中标,符合价值规律的要求。有的同志认为,“低价中标”可能导致建筑产品与其它商品之间的不等价交换。事实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存在着竞争,就会存在着供求矛盾,只要存在着有生产能力的供给量大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量的现象,建筑产品以低于其价值的价格与其它商品交换就不可避免,商品的等价交换只有通过不等价交换才能实现。恩格斯说过:“商品价格对商品价值的不断背离是一个必要的条件,只有在这个条件下并由于这个条件,商品的价值才能存在。”价值规律就是通过价格与价值的背离,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调节社会劳动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合理分配。 二、实施工程量清单、企业定额报价,是我国建筑产品计价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入世”以后,建筑产品计价和价格形成机制就要向国际惯例靠拢,就要实施企业个别成本报价,由市场形成价格。实施工程量清单、企业定额报价,正是我国建筑业面对国际大市场所采取的重要改革措施。但是,应该注意到,要想推行或鼓励企业定额报价: 1、必须创建国内的“低价中标”的建筑市场环境,只有允许“低价中标”,投标企业才敢使用企业定额报价。缺乏“低价中标”的市场环境、还按标底价的上三下五确定中标者,投标者即使具备了企业定额,也不敢以此报价,参与市场竞争。 2、要想创造“低价中标”的国内市场环境,就必须首先打开“合理低价”的思想桎桔。什么叫合理低价?有人解释为“不低于成本价”。马克思主义认为,成本价格就是生产费用或生产成本。是指由商品生产中实际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的价格,即价值公式中的C+V。在社会平均生产条件下,部门内将有一个社会平均成本存在。但在部门内的诸多生产者之间,由于综合生产能力的不同,又各自有着不同的生产成本,即所谓的个别成本。那么,“不低于成本价”的“成本”是指社会平均成本,还是指企业的个别成本?若为“社会平均成本”,则先进于平均水平的企业报价将受到排斥,保护了中等及落后企业,不利于我国建筑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若为“个别成本”,则众多个别成本中的哪一个为“合理”?鲁布革引水系统招标标底价为14958万元,工期为1597天。水电十四局等在满足工期要求的前提下,投标价为12132.7万元: 日本大成公司投标报价为8463万元,工期为1545天。从14958万元到8463万元,我们很难判定哪一个是不低于成本的价格。其中,水电十四局比标底价低18.8%,日本大成公司比标底价低43%,结果日本大成公司以最低价中标。1984年10月15日开工,1988年7月全部竣工,比合同工期提前了122天,降低了工程成本。实践证明,要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创建“低价中标”的市场环境是非常必要的。
安利的发展空间还有,但很小了,如果想做到很高级别会很难的。你可以帮她查些资料,摆明事实。如果她实在坚持,就默默支持她喽。

文章TAG:市场  市场定价  定价  价的  弊端  市场定价的弊端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