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价格歧视,价格歧视的现实解释这是西方经济学的一道考试题
来源:整理 编辑:问船数据网 2024-08-04 08:50:19
1,价格歧视的现实解释这是西方经济学的一道考试题
简单来讲就是针对不同的人群制定不同的价格,生活中一些商品,例如机票、名牌产品等,所实施的季节折扣就属于价格歧视。
2,机票价格问题
10月是旅游季节,所有飞机票都不会打很多折。平时淡季会便宜点,一般买飞机票,提前3个月,1个月,会有价格浮动。西方经济学中的三级价格歧视 对于不同的人群收取不同的机票价格例如:头等舱、经济舱,用来剥削消费者的消费者剩余
3,西南财大一道往年的考研经济学试题
为什么价格在短期内具有粘性所谓超调通常是指一个变量对给定扰动做出的短期反应超过了其长期稳定均衡值,并因而被一个相反的调节所跟随。汇率超调的前提条件是商品价格具有粘性。 所谓粘性价格是指短期内商品价格粘住不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价格水平会逐渐发生变化直至达到其新的长期均衡值。 基本假设: ①在短期内购买力平价不成立,即由于商品市场和资产市场的调整速度不同,商品市场上的价格水平具有粘性,调整是渐进的,而资产市场反应却极其灵敏,利息率将迅速发生调整,使货币市场恢复均衡;②从长期来看,购买力平价能够成立;③无抛补利率平价始终成立;④以对外开放的小国为考察对象,外国价格和外国利率都可以视为外生变量或假定为常数。 核心思想: 当市场受到外部冲击时,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调整速度存在很大的差异,多恩布什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商品市场因其自身的特点和缺乏及时准确的信息。一般情况下,商品市场价格的调整速度较慢,过程较长,呈粘性状态,称之为粘性价格。而金融市场的价格调整速度较快,因此,汇率对冲击的反应较快,几乎是即刻完成的。汇率对外部冲击做出的过度调整,即汇率预期变动偏离了在价格完全弹性情况下调整到位后的购买力平价汇率,这种现象称之为汇率超调。由此导致购买力平价短期不能成立。经过一段时间后,当商品市场的价格调整到位后,汇率则从初始均衡水平变化到新的均衡水平。由此长期购买力平价成立。简单来讲就是针对不同的人群制定不同的价格,生活中一些商品,例如机票、名牌产品等,所实施的季节折扣就属于价格歧视。
4,市场营销的问题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论销售什么产品,第一,首先要了解产品,知道该产品的特点,用途,在同类产品中和优缺点,这样你才能让客户认同,相信,了解它的好处。第二,然后要了解的是市场,包括消费群体,有购买潜能的客人,以及竞争对手等等,还有一点是市场区域,你不可能把电视给买到没有电报山区去吧!呵呵问题一:共有6种1.生产观念(最古老)20世纪初→重生产、轻营销
2.产品观念
3.推销观念 (或称销售观念)→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过渡阶段
4.市场营销观念 →以顾客需要和欲望为导向的哲学,是消费者主权论在企业营销管理中的体现
5.客户观念 :是指企业注重收集每一个客户以往的交易信息、
人口统计信息、心里活动、媒体习惯信息以及分销偏好信息等,
根据由此确认的不同客户终生价值,分别为每一个客户提供各自
不同的产品或服务,传播不同的信息,通过提高客户忠诚度,增
加每一个客户的购买量,从而确保企业的利润增长
6.社会市场营销观念:要统筹兼顾三个方面的利益,即企业利润、消费者需要的满足和社会利益
问题二:产品生命周期:指产品从进入市场到退出市场所经历的市场生命循环过程
产品生命周期策略:
1.介绍期营销策略:①快速撇脂策略。高价格、高促销费用
②缓慢撇脂策略。高价格、低促销费用
③快速撇脂策略。低价格、高促销费用
④缓慢撇脂策略。低价格、低促销费用
2.成长期营销策略
①改善产品品质,如增加新的功能、改变产品款式等
②寻找新的子市场 ③改变广告宣传的重点
④在适当的时机,可以采取降价策略,以激发那些对价格比较敏感的消费者产品购买动机和采取购买行动
3.成熟期营销策略
①调整市场 ②调整产品 ③调整营销组合
4.衰退期营销策略
①继续策略 ②集中策略 ③收缩策略 ④放弃策略
问题三:目标市场战略的三种选择:
1.无差异市场营销 2.差异性市场营销 3.集中性市场营销
选择目标市场战略需考虑的因素:
1.企业资源 2.产品同质性 3.市场同质性
4.产品生命周期阶段 5.竞争对手的战略
问题四:一、折扣与折让定价策略
1.现金折扣 2.数量折扣 3.功能折扣 4.季节折扣 5.让价折扣
功能折扣:这种折扣有叫贸易折扣。是制造商给某些批发商或零售商的一种额外折扣,促使他们愿意执行某种市场营销功能。
二、地区定价策略:就是企业要决定,对于卖给不同地区顾客某种产品,是分别确定不同的价格,还是制定相同的价格
1.FOB原产地定价(产价+运输费)
2.统一交货价(又称邮资定价,不论远近价格相同)
3.分区定价(就是企业发全国分为若干价格区,分别制定不同的地区价格)
4.基点定价(企业选定某些城市作为基点,然后按一定的长价加上基点城市到顾客所在地的运费来定价)
5.运费免收定价
三、心理定价策略
1.声望定价:指企业利用消费者仰慕名牌商品或名店声望的心理来确定商品的价格,故意把价格定成整数或高价
2.尾数定价(又称基数定价) 3.招徕定价
四、差别定价策略
差别定价:也叫价格歧视,就是企业按照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反映成本费用的比例差异的价格销售某种产品或劳务。
1.顾客差别定价 2.产品形式差别定价 3.产品部位定价 4.销售时间差别定价
企业采用需求差别定价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答:1.市场必须是可以细分的,而且各子市场必须表现出不同的需求程度
2.以较低价格购买某种产品的顾客不可能以较高价格把这种产品倒卖别人
3.竞争者不可能在企业以较高价格销售产品的市场上以低价竞销
4.细分市场和控制市场的成本费用不得超过因实行价格歧视所得到的额外收入
5.价格歧视不会引起顾客反感,放弃购买,影响销售
6.采取的价格歧视形式不能违法
渗透定价:指企业把它的创新产品的价格定得相对较低,以吸引大量顾客,提高市场占有率
问题五:消费者市场细分的依据:1.地理细分 2.人口细分 3.心理细分 4.行为细分
评价的标准是:1.可测量性 2.可进入性 3.可盈利性 4.可区分性
问题六:广告效果的类别:1.按涵盖内容和影响范围划分:①广告的经济效果②广告心理效果③广告社会效果
2.按产生效果的时间关系划分:①即时效果②近期效果③长期效果
3.按对消费者的影响程度和表现形式来划分:
①到达效果②认知效果③心理变化效果④促进购买效果
本人也是去年考的市场营销经理助理资格证,上面的回答算是挺准确的。
5,电子市场下实施价格歧视给企业带来的好处
价格歧视在市场上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在垄断市场之外的其他市场上也存在。只要企业有某种垄断程度,就会实行不同程度的价格歧视。
1、价格歧视与总收益
价格歧视是垄断者对同一种物品向不同消费者收取不同价格。经济学家把价格歧视分为一级价格歧视、 二级 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我们就分析这三种价格歧视与总收益的关系。
(1)一级价格歧视与总收益
一级价格歧视是垄断者对每 多出售一单位产 品都收取不同的价格。实行这种价格歧视时由于成本不变,总收益增加,所以,利润增加。
(2)二级价格歧视与总收益
二级价格歧视指垄断者对一定数量的物品收取一种价格,对另外一定数量的同种物品收取另一种价格。所以,又称为批量定价,即不同批量的不同价格。这种价格歧视同样可以增加销售量,从而增加总收益。只要最低的价格高于平均成本,也就可以增加利润。
(3)三级价格歧视与总收益
三级价格歧视是垄断者对同一物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收取不同的价格,或者对不同的人收取不同的价格。这时如果对每个消费者都收取每单位产量的最高价格也就是完全价格歧视。实行这种价格歧视的条件是市场可以分割,而且每个市场上的需求弹性不同。或者说是可以把消费者分为不同集团,每个集团的需求弹性不同。例如,同样的时装对高收入者收取高价格,对低收入者收取低价格。这时,高收入者与低收入者的市场是分开的,如在不同的商店中购买,或在不同地区,或购买的时间不同。
这三种价格歧视是价格歧视的不同形式,但无论在哪种形式下,实行价格歧视都可以增加销售量,增加总收益。只要价格高于平均成本,也就可以增加利润。
2、价格歧视与消费者剩余。
价格歧视的一种形式是对每一个消费者所购买的每一单位的同种物品都收取不同的价格。比如批量折扣出售某种物品,即购买量越多,折扣越大,价格越低。这种价格歧视之所以有效是因为每个人的需求曲线都向右下方倾斜。例如,某人在价格为7元时,愿意每月看一次电影;价格为6元时,愿意看两次;价格为5元时,愿意看三次。如果每场电影成本为5元,该消费者看三次电影,每次支付5元。但他对第一次电影的评价为7元,比他支付的多2元, 他对第二次电影的评价为6元,比他支出的多1元。这样,他看三次电影时所得到的消费者剩余为 3元。现在假设电影院实行了这样一种价格制度,每月看一次7元,每月看2次13元,每月看3次18元。如果该消费者每月看三次电影,支付18元,那么,他的全部消费者剩余就都被电影院剥夺了。
价格歧视是对消费者剩余的剥夺,并把这种剩余转归生产者所有。
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愿意为某一单位产品支付的最高价格与实际支付的市场价格的差额,如果消费者按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支付也就没有消费者剩余了。所以,消费者剩余减少的程度取决于价格歧视的程度。在完全价格歧视之下,消费者剩余不存在了,在不完全价格歧视下,消费者剩余部分被剥夺。这种被剥夺的消费者剩余就变为垄断者的利润。
3、价格歧视时价格与产量的决定
价格歧视往往采取了对不同年龄、职业,或其他易于区分的特征而分开的消费者集团收取不同价格的形式。只有在每个消费者集团对某种物品有不同的需求弹性时,价格歧视才能发挥作用。
垄断者在确定价格歧视的程度时要根据不同消费者集团的需求弹性。基本原则是:对需求弹性高的集团实行低价格,对需求弹性低的集团实行高价格,也就是在把消费者分为不同集团,并在估计各集团需求弹性的基础上确定不同的歧视价格。
在决定了歧视价格的基础之上决定产量,原则仍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但所依据的边际收益是以最低价格出售的最后一单位产品的边际收益。由于其他产品的价格都高于这种边际收益,所以,利润就会增加。
4、价格歧视的运用
由于价格歧视增加了垄断者的利润,所以,实行价格歧视是垄断者的利润最大化行为。价格歧视模型可以解释现实中的各种类似的定价行为,有时甚至非垄断者也运用这种方法。例如,航空公司为提前购票者提供的价格低于临登机前的购票者。临登机前的购票者需求弹性低,而提前计划外出的人需求弹性高。再如,各类零售商店的季节性削价出售往往降价幅度相当大。 这种 销售就是价格歧视的一种形式。每个季节最新式样的消费品总是价格高的,零售商并不认为能全部售出。当这个季节结束时,他们就以折扣价把剩下的卖出。这种商店就在那些缺乏需求弹性的买者(追逐时髦者)与富有需求弹性的买者(不赶时髦者)之间实行了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能给企业带来好处,但为什么不能普遍应用呢?这是因为价格歧视在现实中要受到很大限制,它只有在某些条件下才能运用。首先,只有当某种物品不能转手销售时才能运用价格歧视。如果一种物品可以转手销售,那么,以低价格得到这种物品的人就可以以歧视价格时的较高价格再把它转手卖出。这时,价格歧视就无法实行了。正由于这个原因,价格歧视一般是出现在劳务市场上,而不是出现在可贮存的物品的市场上。唯一的例外是时装市场上存在价格歧视,因为时装的式样在变,不同人对时装的偏好程度不同。其次,实行价格歧视的垄断者或其他企业要能区分并确定不同消费者集团的需求弹性。最后,价格歧视的运用要受到法律的限制。
文章TAG:
季节 价格 价格歧视 歧视 现实 季节价格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