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债券价格变动

债券价格上涨,收益率就变低。因为发行时利率已确定,价格变动率与收效率幅度表现为反向,但不一定同比例。有市场因素影响。
这个没有公式的

债券价格变动

2,债券指数的比较分析

交易所市场已正式发布的债券市场指数主要有:中信国债指数以及上证国债指数。由于上证国债指数基值为100,为便于更直观地对二指数进行比较,将各时点上证国债指数值分别放大10倍;同时,因上证国债指数自2003年1月2日开始发布,故将二指数的比较起始日设于2003年1月2日。经实证分析,自2003年1月2日至5月16日,中信国债指数涨幅为1.71%,波动率为4.55,而上证国债指数的涨幅为1.77%,调整后的指数波动率为3.98,二者相差甚微,两指数走势基本同步。对比二指数设计安排,这主要是由于两指数设计除指数样本及利息再投资处理之外基本相同所致。中信国债指数的样本选择交易所市场全部上市债券,包括两只浮动债,而上交所国债指数只包括固息债和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对于利息再投资,中信国债指数假定将利息按原来的权重投资于指数,上证国债指数则在假定按照原权重投资于指数的同时,规定在月末最后一个交易日必须从指数中剔除,二者差异对指数影响较小。从收益率及波动性考虑,两指数基本上都能较好反映市场变化。 中银银债指数、同业中心银行间债券指数是市场上使用较多的银行间债券指数。同样由于中银银债指数基值为100,为便于将这两种指数进行比较,将中银银债指数各时点指数值放大10倍;同时,考虑到推出时间最迟的中银银债指数自2002年6月3日开始使用,为增强二指数之间数据的可比性,故将比较时点设于2002年6月3日。经实证分析,2002年6月3日至2003年5月29日,中银银债指数涨幅为0.12%,波动率为7.26;同业拆借中心指数涨幅为1.30%,波动率为4.75。二者走势相差较大,尤其是同业中心银行间债券指数走势较为平缓。二指数样本规模、流动性以及样本调整规则的差异是导致走势各异的主要原因。对照债券市场一年多来的行情演变,尤其是2002年年中开始的下跌调整,2002年年底的盘整乃至于后来的上扬,比较二指数走势:同业中心指数在2002年6月以后基本没有下跌,且波动性小,在大盘上升时,也未见较明显的上涨,该指数在反映市场变化的及时性,为债券组合投资分析提供参考方面稍弱于中银银债指数。 目前对银行间国债、金融债、企业债价格走势进行整体刻画的指数主要有:同业中心综合指数、中银银行间综合指数及中信银债指数,为便于比较,同样将中银银行间综合指数值放大10倍,并将分析比较的时点设于2002年6月3日。自2002年6月3日至2003年5月29日,同业中心综合指数涨幅1.14%,波动率4.58;中银银行间综合指数涨幅0.10%,波动率8.00;中信银债指数涨幅-0.38%,波动率8.72。对照银行间债券市场演变情况,从收益率及波动性考虑,中银银行间综合债券指数、中信银行间债券指数比同业中心综合指数更能比较准确地描述整个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演变,其中:中信银行间综合指数涵盖银行间市场所有债券,而中银银行间债券指数则未包括银行间企业债,二指数在样本区间上的细微差别,为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要提供了可能。

债券指数的比较分析


文章TAG:今日债券市场行情分析图今日  债券  债券市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