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垄断厂商能够实行一级价格歧视 有没有无社会福利损失

无Deadweight Loss,即无社会福利损失。只是消费者剩余转移为了厂商剩余而已。如图:

垄断厂商能够实行一级价格歧视 有没有无社会福利损失

2,垄断者实行的价格歧视对社会福利造成了什么影响

会造成福利下降
无deadweight loss,即无社会福利损失。只是消费者剩余转移为了厂商剩余而已。如图:

垄断者实行的价格歧视对社会福利造成了什么影响

3,为什么说价格歧视可以增进社会福利

经济学基本理论中的社会福利指的是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总和。通过价格歧视,剩余总和会增加,所以会增加社会福利
支持一下感觉挺不错的

为什么说价格歧视可以增进社会福利

4,价格歧视如何影响社会福利 曼昆微观经济学

完全的一级价格歧视可以攫取消费者剩余二级价格歧视可以使消费者得益三级价格歧视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可以得益
经济模型 19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21 作为决策者的经济学家 22 实证分析...价格变动如何影响消费者的选择 156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156 需求曲线的推导 ...

5,二级价格歧视的效应分析

二级价格歧视有利于扩大市场份额,增加厂商收益。当厂商面临的需求线确定之后,若价格偏高,则相应的需求量就少。因此,采用单一定价,会由于需求萎缩而减少厂商受益。在前述例子中,若采用单一定价,则厂商收益仅有,而采用分段定价,就需要再增加一档价格,厂商也会因为需求扩张而使收益增加了。当然,如果采用单一定价,若直接定价,也能保证的需求量,但此时的收益为,显然,即单一定价的收益小于分段定价时的收益。原因在于,在这一段,消费者本来有较高的支付意愿(因获得的效用较大),即:购买每一单位商品愿付的最高价格超过了市场价格。然而,厂商未能区别定价,从而将一部分生产者剩余转化为消费者剩余,减少了厂商的收益。需要指出,二级价格歧视不能说成是数量折扣。数量折扣是一价制,即当购买量达到一定数值后,全部按较低的价格付款。而二级价格歧视采用的是分段计价法,当购买量超过某一数值后,仅对超过部分实行较低的价格,之前的部分,仍按较高价格收取。它和现行税制要素中的超额累进税率具有相同的设计原理。根据商品对消费者的边际效用设定价格,体现了价格与消费者支付意愿的一致性。当然,不象一级价格歧视那样完全按消费者的支付意愿设定价格,因而,实行二级价格歧视仍然存在一定的消费者剩余。

文章TAG:价格歧视的福利效应  垄断厂商能够实行一级价格歧视  有没有无社会福利损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