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封闭式基金中溢价是指什么溢价60与10有什么区别 搜

溢价是指价格高于净值,而-60%、-10%是指折价60%、10%(价格低于净值)。
你好!价格/净值>1 是溢价 越大越贵<1 是折价 越大越便宜打字不易,采纳哦!

封闭式基金中溢价是指什么溢价60与10有什么区别  搜

2,溢价是涨价还是降价

1、所谓溢价,是指所支付的实际金额超过证券或股票的名目价值或面值。而在基金上,则专指封闭型基金市场的买卖价高于基金单位净资产的价值。我们通常说一支股票有溢价,是指在减掉各种手续费等费用之后还有钱。我们说一支股票有多少的溢价空间,是指离我们判断这支股票的目标价格和股票票面价格之间的价差。溢价是指交易价格超过证券票面价格,只要超过了就叫做溢价。溢价空间是指交易价格超过证券票面价格的多少。2、股票溢价我们通常说一支股票有溢价,是指在减掉各种手续费等费用之后还有钱。发行股票的成本较为复杂,它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纯粹的发行费用,即股票发行人在发行过程中支出的相关费用,如股票印刷费用、承销费用、宣传费用、其他中介服务机构的费用等;二是发行公司每年对投资者支付的股息。因此,发行股票的成本与实际筹资额的比率等于股息除以扣除纯粹发行费用后的发行价格,用数学公式表示为: 发行股票成本比率=股息/(发行价格-发行费用)×100%3、权证的溢价溢价反映的是投资者以现价买入某权证并持有至到期时,正股需要上升或下跌多少才能使这笔投资保本。从溢价的计算公式(以认购证为例)来看,溢价其实是先计算盈亏平衡点[(权证价格/行权比例)+行权价]与正股价格的差距,除以正股价格,再以百分比来表达。举例来说,按3月26日收市价计算,上港CWB1的溢价为65.65%,即投资者以现价(3.527元)买入该权证并持有至到期,正股上港集团价格须上升至少65.65%至大约11.93元以上,该投资才可以保本并获利。

溢价是涨价还是降价

3,什么是恒生AH股溢价指数

该指数 HSAHP Index (Bloomberg)追踪在两地同时上市的股票(内地称A股,香港称H股)的价格差异。指数=A股价减去H股价。所以指数越高,代表A股相对H股越贵(溢价越高)。反之,所以指数越低,代表A股相对H股越便宜
恒生ah股溢价指数是由香港恒生指数服务公司于2007年7月9日正式对外发布,该指数追踪在内地和香港两地同时上市的股票(内地称a股,香港称h股)的价格差异。

什么是恒生AH股溢价指数

4,溢价就是涨价吗

溢价不是涨价,但是有很多人或许都把这两个概念混淆了,大家觉得溢价其实就代表着这个产品涨价了,其实并不是这样子的。溢价是指所支付的实际金额超过证券或股票的名目价值或面值,但是这并不代表着这个证券或者是股票涨价了。 拓展资料一、溢价跟涨价并不是同一个概念现在有很多人都愿意在市场之中做投资,的确市场之中的各种信息能够给大家带来很多好处,如果你自己能够对这些信息进行全面的把握,那么你就能够做一个正确的选择和判断。所以很多人在市场之中投资都能够给自己带来很多的收益,但是也有一些人在市场这种投资反而导致自己亏损了。所以大家在股票市场之中投资或者是购买一些证券,那肯定是需要提前去了解一下有关的知识,如果你对这些知识点本身就不理解,那么你在市场之中就无法做出一个正确的判断。所以溢价和涨价本身就不是一个概念,涨价就是说这个产品的价格已经高于了之前的价格。 溢价简单来说就是出高价购买某一公允价值的商品。例如一瓶农夫山泉都是2元钱一瓶,而你购买的时候则是花了3元,所以此时你是溢价了50%购买。当然,在金融市场中,溢价是指所支付的实际金额超过证券或股票的名目价值或面值。在基金上,它则专指封闭型基金市场的买卖价高于基金单位净资产的价值。在一些投资中,很多人说该股还存在着溢价,可以继续持有。而这,指的就是该股后期还有多大的涨幅空间,还可以持有多久。另外,关于溢价有一点要注意,那就是股票市场的发行,几乎全部都是溢价发行的,所以股票的发行溢价代表了市场对该股票的预期,是公司发展向上的一个代表指标。 二、具体的介绍通常说一支股票有溢价,是指在减掉各种手续费等费用之后还有钱。说一支股票有多少的溢价空间,是指离大家判断这支股票的目标价格和股票票面价格之间的价差。溢价是指交易价格超过证券票面价格,只要超过了就叫做溢价。溢价空间是指交易价格超过证券票面价格的多少。溢价是指升水,在货币市场中,升水指为判断远期或期货价格而向即期价格中添加的点数。与贴水相对称。即当“被报价币利率”小于“报价币利率”时的情况,如果大家对于有关的问题很感兴趣,但是你自己又不是特别的了解,那么你就可以去咨询专家。

5,股票的溢价率是怎么算的啊越高越好还是越低越好

溢价意思就是未来的股价,当然是越低越好了,太高了股价会被严重透支了,那会影响投资价值.
面值是1元,这是资本核算价。益价是对它资本的预期价. 比如中行,它的资本值10亿,它发行10亿股,这样面值是1元,但它的资产是可以升值的,这样平均到每股就不是1元了,可能2年后就是3元,5年后就是 10元,所以通过对它未来盈利能力的计算,中行的发行价定在了3.08元。 实际上,在中国股市,因为从未出现新股发行上市首日会下跌的,所以在中国,不管溢价多高,都是供不应求的。在中国发行的股票,基本都是益价发行。 溢价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每股净资产
越低越好.
没什么很大意义。但某些时候认股权证B的溢价较高 我们经常在买卖权证时都会考虑其溢价,以便判断其是否够便宜,风险是否够大?其实溢价到底对投资者有何意义?   要清楚当中的意义,可先从溢价的公式开始:来源: 棒槌股票知识网   [行使价+(认股权证价格×换股比率)]-正股价溢价(认购证)=×100%正股价正股价-[行使价-(认股权证价格×换股比率)]溢价(认沽证)=×100%正股价   这代表什么?以认购证为例,如果将公式分为两部份,首部份:[行行使价+(认股权证价格×换股比率)],这部分可简称为[行使总成本],换句话说,溢价就是:正股需要上升多少,投资者以当时价格买入认股权证并持至到期日时方可做到持平。   举例说,某汇丰认购证的市价是0.77元,换取股比率是10兑1,行使价是117元,而汇丰现价是116.5元,透过公式,我们可以得出该证的溢价是7%。   [117+(0.77×10)-116.5]溢价(认沽证)=×100%=7%116.5   这意思就是,若投资者以现价购入此汇丰认股权证,并持至到期日,则汇丰股价要由现价116.5元上升7%至124.7元,投资者便能刚好打和。   假设有两只认股权证,认股权证A的溢价是10%,而认股权证 B的溢价为20%,认股权证 B的溢价较高,正股需要上升的幅度要较大,才能令其持有的认股权证在到期时达到打和。如此看来,购入认股权证A会较划算。但如果投资者仅仅是快入快出,并不是要持有至到期,投资者很多时候只持有认股权证5天、10天便在市场上沽出套利或止蚀。溢价高低对投资者来说,没什么很大意义。   但某些时候,溢价是有参考价值的,以下为两个溢价变得有意义的情况。   第一,假设有两只认股权证,相关资产、行使价和到期日都完全一样,但其中一只价格较高,计出来的溢价亦较高。   两只认股权证的条款完全一样,但一只的价格较高,唯一的解释是其引伸波幅较高,即认股权证价格较贵。在此情况下,溢价已反映引伸波幅的高低。两只完全一样的货品,当然是选较便宜的一只。注意这是唯一的情况下,单看溢价也可以得知哪一只认股权证较便宜,哪一只较贵。但现实中,很少会出现条款完全一样的认股权证,引伸波幅其实才是真正比较认股权证价格的指标。   第二,我们说"若投资者没有打算把认股权证持有至到期,溢价高低对投资者没有太大意义",但反过来说,若投资者有机会持有认股权证到期,则可能需要参考溢价的高低。一般来说,投资者有几个可能会持有认股权证至到期的。   1.买入的是较短期的认股权证,投资者本来就以认股权证到期时的价值为目标。   2.买入的是较长期的认股权证,但投资者知道自己止蚀止盈的纪律性偏低,因此要预期在最坏情况下,若真的持有认股权证至到期日,将如何做到持平。   3.基于需要作对冲或其他原因的考虑,投资者需持有认股权证至到期日。   若投资者决定(或被逼)持有认股权证至到期日,实际上他已预期放弃所有的时间值,纯粹只以正股于认股权证到期前的升幅为目标。以此为原则下,溢价便相对地变得有意义。因溢价(认购证为例)的定义是:正股需要上升多少,投资者以当时价格买入认股权证并持至到期日方可持平。溢价愈低,回本愈容易,换句话说,在到期时赚钱的机会(正股价处打和点之上)便愈高。   在这情况下,以溢价买认股权证并不是基于认股权证的本身的高低,而是出于哪一只较容易回本(尽管那只认股权证可能是价格中最贵的一只)。严格来说,投资者并不是以买认股权证的心态去作决定,而只是将认股权证当作以较低价买入的正股般看待,其引伸波幅、实际杠杆比率等数据已没有用场,因为投资者已不是从正股短期的变化中获利,而只是着眼于正股在认股权证到期时能否处打和点上,这与一般投资认股权证的目标和心态是完全不一样的。

6,权证里面的杠杆和溢价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

什么是权证溢价   我们经常在买卖权证时都会考虑其溢价,以便判断其是否够便宜,风险是否够大?其实溢价到底对投资者有何意义?  要清楚当中的意义,可先从溢价的公式开始:   [行使价+(认股权证价格×换股比率)]-正股价溢价(认购证)=×100%正股价正股价-[行使价-(认股权证价格×换股比率)]溢价(认沽证)=×100%正股价   这代表什么?以认购证为例,如果将公式分为两部份,首部份:[行行使价+(认股权证价格×换股比率)],这部分可简称为[行使总成本],换句话说,溢价就是:正股需要上升多少,投资者以当时价格买入认股权证并持至到期日时方可做到持平。   举例说,某汇丰认购证的市价是0.77元,换取股比率是10兑1,行使价是117元,而汇丰现价是116.5元,透过公式,我们可以得出该证的溢价是7%。   [117+(0.77×10)-116.5]溢价(认沽证)=×100%=7%116.5   这意思就是,若投资者以现价购入此汇丰认股权证,并持至到期日,则汇丰股价要由现价116.5元上升7%至124.7元,投资者便能刚好打和。   假设有两只认股权证,认股权证A的溢价是10%,而认股权证 B的溢价为20%,认股权证 B的溢价较高,正股需要上升的幅度要较大,才能令其持有的认股权证在到期时达到打和。如此看来,购入认股权证A会较划算。但如果投资者仅仅是快入快出,并不是要持有至到期,投资者很多时候只持有认股权证5天、10天便在市场上沽出套利或止蚀。溢价高低对投资者来说,没什么很大意义。   但某些时候,溢价是有参考价值的,以下为两个溢价变得有意义的情况。   第一,假设有两只认股权证,相关资产、行使价和到期日都完全一样,但其中一只价格较高,计出来的溢价亦较高。   两只认股权证的条款完全一样,但一只的价格较高,唯一的解释是其引伸波幅较高,即认股权证价格较贵。在此情况下,溢价已反映引伸波幅的高低。两只完全一样的货品,当然是选较便宜的一只。注意这是唯一的情况下,单看溢价也可以得知哪一只认股权证较便宜,哪一只较贵。但现实中,很少会出现条款完全一样的认股权证,引伸波幅其实才是真正比较认股权证价格的指标。   第二,我们说"若投资者没有打算把认股权证持有至到期,溢价高低对投资者没有太大意义",但反过来说,若投资者有机会持有认股权证到期,则可能需要参考溢价的高低。一般来说,投资者有几个可能会持有认股权证至到期的。   1.买入的是较短期的认股权证,投资者本来就以认股权证到期时的价值为目标。   2.买入的是较长期的认股权证,但投资者知道自己止蚀止盈的纪律性偏低,因此要预期在最坏情况下,若真的持有认股权证至到期日,将如何做到持平。   3.基于需要作对冲或其他原因的考虑,投资者需持有认股权证至到期日。   若投资者决定(或被逼)持有认股权证至到期日,实际上他已预期放弃所有的时间值,纯粹只以正股于认股权证到期前的升幅为目标。以此为原则下,溢价便相对地变得有意义。因溢价(认购证为例)的定义是:正股需要上升多少,投资者以当时价格买入认股权证并持至到期日方可持平。溢价愈低,回本愈容易,换句话说,在到期时赚钱的机会(正股价处打和点之上)便愈高。   在这情况下,以溢价买认股权证并不是基于认股权证的本身的高低,而是出于哪一只较容易回本(尽管那只认股权证可能是价格中最贵的一只)。严格来说,投资者并不是以买认股权证的心态去作决定,而只是将认股权证当作以较低价买入的正股般看待,其引伸波幅、实际杠杆比率等数据已没有用场,因为投资者已不是从正股短期的变化中获利,而只是着眼于正股在认股权证到期时能否处打和点上,这与一般投资认股权证的目标和心态是完全不一样的。 什么是权证的杠杆作用 权证的杠杆作用正是权证吸引人之处,就是权证能将正股的价格变动放大。投入少量资金,就能够有接近或超过正股的投资回报率。杠杆比例越高,投资权证的收益会越高于投资正股收益。然而,我们需要明白,权证的杠杆作用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投资者估计错误,那么投资权证的损失程度也会由杠杆作用放大。总的来说,权证涉及的投资金额相对较少,但价格变动幅度会高于正股,潜在回报率和损失程度都会比正股高。描述权证这种杠杆作用的最好指标就是权证的杠杆比率和实际杠杆比率。   杠杆比率是指标的证券的价格与权证价格(按行权比例折算)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杠杆比率=标的证券价格÷(权证价格×行权比例)   杠杆比率反映投资正股相对于投资权证的成本比例。假设某只权证的杠杆比率是8,则说明投资权证的成本是投资正股的八分之一。   当我们要预测权证的潜在升幅,我们不应看权证的杠杆比例,而应该看实际杠杆。

文章TAG:溢价是贵了还是便宜了溢价  还是  便宜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