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政策的主要方式,给商家规定价格是什么手段经济行政还是法律
来源:整理 编辑:问船数据网 2024-12-13 09:39:00
1,给商家规定价格是什么手段经济行政还是法律
行政手段。规定价格是一种行政强制手段,不是经济政策,经济政策是调节经济利益的。不会有人会认为是法律手段吧,说然也有法律对商品价格作出规定,但题目并没有体现。
2,国家控制物价的政策及手段
一种是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主要通过控制财政支出和调整税率来实现对物价的控制.
另一种是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主要通过调整汇率,利率等来实现控制宏观需求以此来控制物价水平.
第三种就是货币产量(money supply),也就是说通过货币的发行量来控制物价的变化,以确保市场内的商品量及货币量保持平衡,从而保持稳定的物价.国家主要通过汇率,利率,以及货币的措施干预物价的涨跌
当一国汇率提高时,即本币升值时,会增大产品的进口,抑制出口,从而造成国内产品供给增加,降低产品的价格
利率也会有作用,利率提高时,会减少货币的流通量,造成货物的需求减少,从而降低产品的价格
货币干预主要通过货币的发行来控制物价的变化,当减少货币供给时,价格会减低。
以上这些分析的比较简单,如有兴趣的话,楼主可以自己看看相关的书
3,价格政策有哪些类别
(一)结构性失衡 因为一国国内生产结构及相应要素配置未能及时调整或更新换代,导致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引起本国国际收支不平衡。 (二)周期性失衡 跟经济周期有关,一种因经济发展的变化而使一国的总需求、进出口贸易和收入受到影响而引发的国际收支失衡情况。 (三)收入性失衡 一国国民收入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一定时期一国国民收入多,意味着进口消费或其他方面的国际支付会增加,国际收支可能会出现逆差。 (四)币性失衡 因一国币值发生变动而引发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当一国物价普遍上升或通胀严重时,产品出口成本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在其他条件不便、变的情况下,出口减少,与此同时,进口成本降低,进口增加,国际收支发生逆差。反之,就会出现顺差。 (五)政策性失衡 一国推出重要的经济政策或实施重大改革而引发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4,价格调整的策略有哪些
价格策略有很多的啊!比如:1、撇脂策略和渗透策略;2、整数定价和尾数定价策略;3、声望定价;4、招徕定价;5、折扣定价等等啊!价格是营销组合中最灵活的因素,如果运用得好,对营销的帮助会很大呢!商品价格不能一成不变,应经常进行调整。根据社会的需要,消费者的消费需要和消费行为习惯,适时作出合理的调价。店铺的营销活动才会有活力,才会在竞争日趋的现代商战中位于不败之地。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我们把商品的调价方法归结为以下几种:1、削价策略① 选择合适的降价时机② 店铺切忌频繁降价③ 掌握合适的削价幅度④ 削价方法⑤ 价格折扣策略2、提价策略顾客对价格通常很敏感,在实际经营中,采用适当的提价技巧,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实行提价策略要注意以下问题① 说明提价原因② 切忌所有商品同时提价③ 可以选择下述时机采用提价方式。④ 注意提价幅度3、差别定价差别调价是常用的又一方法,由于顾客的不同,时间的不同,场所的不同,差别调价又有顾客调价、时间调价、地点调价、形式调价和形象调价。① 顾客细分定价。将同一种产品或服务,以不同价格销售给不同的消费群。② 产品形式定价。不同的花色、式样,定不同的价格。③ 形象定价。对不同包装的商品,定不同的价格。④ 地点定价。不同销售地点定价不同,豪华型百货商场的商品要贵于普通型百货商⑤ 场。⑥ 时间定价。不同时间定价不同。如国外的自动降价百货商场。4、心理定价① 尾数定价法或称奇数定价法。即不以整数定价,而以零头结尾定价。这会使顾客产生便宜的感觉。② 整数定价法。即按整数而非尾数定价。整数定价会抬高商品的价值,百货商品对名③ 牌产品可采用此法。④ 声望定价法。即按照百货商场的经营状况对某些商品定高价,以满足顾客的名气需求心理。⑤ 招徕定价法。即对几中商品实行微利或亏本的牺牲价,以招徕顾客,连带性地推销其它商品。
5,出口商品的定价策略主要有哪几种
我国出口商品的作价原则是:在贯彻平等互利的原则下,根据国际市场价格水平,结合国别(地区)政策,并按照购销意图确定适当的价格。其中最重要的是按国际市场价格水平作价。
出口商品的定价策略主要有六种:1.高价定价策略这种策略主要是针对技术水平不高、工艺要求不是很复杂、容易被其他企业仿冒的产品而言的,这样可以求得在最短的期限内收回预期利润。2.渗透定价策略该策略主要是将己方的产品推向已经强手如林的市场,采取低价低利的策略可以排斥其他企业,肃清竞争对手。3.尾数定价策略就需求价格弹性较强的商品可以采取该策略。4.整数定价策略主要针对某些有档次感的商品而言。5.声望定价策略对于已经成名的企业、商品和经销商而言,维持或制定较高 的商品价格往往能够为消费者所接受,并且容易在市场上形成价高质优的形象。6.习惯定价策略日用品、服装、礼品、食品等通常存在着消费者业已习惯或认可的价格水平,如果企业随意变动就可能会导致消费者产生疑虑而影响销售。定价法:
成本导向定价法
1、总成本定价法:成本加成,目标利润
2、边际成本定价法
需求导向定价法
1、需求价格弹性
2、供求关系
3、准确把握顾客心理
竞争导向定价法
1、随行就市定价法
2、密封投标定价法
3、主动竞争定价法
价值导向定价法
根据客户对公司产品的价值认知确定价格。
定价策略:
新产品定价策略
(一)撇脂定价策略
所谓撇脂定价是指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最初阶段,把产品的价格定得很高,以攫取最大利润。
撇脂定价的条件:
(1)市场有足够的购买者,他们的需求缺乏弹性,即使把价格定得很高,市场需求也不会大量减少。
(2)高价使需求减少,但不致抵消高价所带来的利益。
(3)在高价情况下,仍然独家经营,别无竞争者。高价使人们产生这种产品是高档产品的印象。
(二)渗透定价策略
所谓渗透定价是指企业把其创新产品的价格定得相对较低,以吸引大量顾客,提高市场占有率。
渗透定价的条件:
(1)市场需求对价格极为敏感,低价会刺激市场需求迅速增长。
(2)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经营费用会随着生产经营经验的增加而下降。
(3)低价不会引起实际和潜在的竞争。
(三)满意定价策略
满意定价策略是一种介于撇脂定价策略和渗透定价策略之间的价格策略。其所定的价格比撇脂价格低,而比渗透价格要高,是一种中间价格。这种定价策略由于能使生产者和顾客都比较满意而得名。有时它又被称为“君子价格”或“温和价格”。
产品组合定价策略
1、生产大类的定价
2、可选产品定价
3、必选产品定价
4、附加产品定价
5、产品捆绑定价
价格调整策略
1、折扣和补贴定价
2、分层定价
3、心理定价
4、促销定价
5、地区定价
6、国际定价
刺激性定价策略
1、拍卖式定价
2、团购式定价
4、抢购式定价
5、与产品未来利润增长挂钩的持续回报式定价
6、会员积分式定价
文章TAG:
价格 价格政策 政策 主要 方式 价格政策的主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