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邮寄东西的费用是怎么算的

当然要称重了!快递的话一般多是首重(2斤)为一个发货电位的每超一斤还要另外加钱3-7元不等!平邮最便宜了货物总重量(带包装)*到各地的费用(到邮电局查,各地情况不一样)+3元(挂号费)=总费用

邮寄东西的费用是怎么算的

2,邮寄东西的费用是如何算的

按重量
如果是在市内寄递的话;以普通包裹一斤为例, 邮寄种类: 普通包裹 邮寄重量: 0.5 公斤 邮寄种类 项目 资费 普通包裹 邮资 0.30元 挂号费 3.00元 合计 ¥3.30元 邮寄种类: 邮政快递 邮寄重量: 0.5 公斤 邮寄种类 项目 资费 邮政快递 邮资 5元 挂号费 3.00元 合计 ¥8.00元 还要包含0.50元的单册费,5元左右的包装费,保价费按1%收取,自愿保价(即保100元保险收取1元保价费)。重量不足一斤按一斤计算。 如果是市内,建议还是走普通包裹就可以了。邮局邮寄主要是,普通包裹,特快包裹,EMS 邮局普通包裹,包裹单0.5,泡泡袋1.8,纸盒子3.5-5左右,邮寄费用包裹挂号3元,其余按重量计算,一般加起来不超过10元,大概7-14天到。 邮政快递包裹,包裹费用同上,运费略高,一般不超过15元,大概7天内到。 给大家介绍一个网站,是专门算包裹费用的。 http://www.website-export.com/cnps/index.php 这个网站非常实用,而且算出的费用相当准确,请各位试试。用法也相当简单。 邮政特快专递EMS,20元起,单子也是要钱的,EMS的是包裹的话,包装费用还要另算的。

邮寄东西的费用是如何算的

3,发出存货的成本计价方法有哪些

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
发出存货成本的计价方法主要有:(一)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这一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存货成本之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二)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主要包括两种:一次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1、加权平均法 又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当月全部进货成本加本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公式为: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期收入存货数量)本期发出存货实际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本期发出存货实际成本加权平均法较上述两种方法简便,有利于简化成本计算工作,但不利于存货成本的日常管理和控制。2、移动加权平均法。 它是指在每次进货以后,立即为存货计算出新的平均单位成本,作为下次发货计价基础的一种方法。公式为:加权平均单价=(收入存货前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收入存货前结存存货数量+本期收入存货数量)本期发出存货实际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能够使管理当局及时了解存货的结存情况,计算的平均单位成本及发出和结存的存货成本比较客观。但由于每次收货都要计算一次平均单价,计算工作量较大,对收发货较频繁的企业不适用。(三)个别计价法它是指每次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按其购入时的实际成本分别计价的方法。个别计价法的成本计算准确符合实际情况,但在存货收发频繁情况下,其发出成本分辨的工作量较大。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先按计划成本对存货的收发及结存进行核算,并及时计算存货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月份终了,再按照一定比例将上述差异分配于发出存货的成本中,将已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发出存货的成本计价方法有哪些

4,发出存货成本的计价方法

发出存货成本的计价方法主要有:(一)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这一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存货成本之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二)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主要包括两种:一次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1、加权平均法 又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当月全部进货成本加本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公式为: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期收入存货数量)本期发出存货实际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本期发出存货实际成本加权平均法较上述两种方法简便,有利于简化成本计算工作,但不利于存货成本的日常管理和控制。2、移动加权平均法。 它是指在每次进货以后,立即为存货计算出新的平均单位成本,作为下次发货计价基础的一种方法。公式为:加权平均单价=(收入存货前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收入存货前结存存货数量+本期收入存货数量)本期发出存货实际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能够使管理当局及时了解存货的结存情况,计算的平均单位成本及发出和结存的存货成本比较客观。但由于每次收货都要计算一次平均单价,计算工作量较大,对收发货较频繁的企业不适用。(三)个别计价法它是指每次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按其购入时的实际成本分别计价的方法。个别计价法的成本计算准确符合实际情况,但在存货收发频繁情况下,其发出成本分辨的工作量较大。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先按计划成本对存货的收发及结存进行核算,并及时计算存货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月份终了,再按照一定比例将上述差异分配于发出存货的成本中,将已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1、先进先出法 当月发出材料成本=1000*10+1000*12+2000*12=46000 期末余额=1000*9+2000*10=29000 2、一次加权平均法 平均单价=(1000*10+3000*12+1000*9+2000*10)/(1000+3000+1000+2000)=10.71 当月发出材料成本=4000*10.71=42840 期末余额=(1000*10+3000*12+1000*9+2000*10)-42840=32160 3、移动加权平均法 5日发出存货单价=(1000*10+3000*12)/(1000+3000)=46000/4000=11.5 5日发出存货成本=2000*11=22000 5日库存余额=46000-22000=24000,库存数量=4000-2000=2000 30日发出存货单价=(24000+1000*9+2000*10)/(2000+1000+2000)=53000/5000=10.6 30日发出存货成本=2000*10.6=21200 30日库存余额=53000-21200=31800 本月发出存货成本=22000+21200=43200 4、个别计价法 5日发出存货成本=500*10+1500*12=23000 30日发出存货成本=1000*9+1000*10=19000 本月发出存货成本=23000+19000=42000 30日库存余额=1000*10+3000*12+1000*9+2000*10-42000=33000
先进先出法就是按日期先入库的在发出时要先出库。所以第一次出库的400吨中先把库存的200吨(200*200)出库后再从第一次买进的出库200吨(200*180),所以出库成本为40000+36000=76000。第二次出库先把余下的第一次购入的100(100*180=18000)吨出库,再从第二次购入的400吨中出库250(250*220=55000)吨,剩余为(400-250)*220=33000

5,物流配送成本怎么进行核算

物流配送成本的核算:配送成本费用的核算是多环节的核算,是各个配送环节或活动的集成。配送各个环节的成本费用核算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如流通加工的费用核算与配送运输费用的核算具有明显的区别,其成本计算的对象及计算单位都不同。配送成本费用的计算由于涉及多环节的成本计算,对每个环节应当计算各成本计算对象的总成本。总成本是指成本计算期内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总额,即各个成本项目金额之和。配送成本费用总额是由各个环节的成本组成。其计算公式如下:配送成本=配送运输成本十分拣成本+配装成本+流通加工成本需要指出的是,在进行配送成本费用核算时要避免配送成本费用重复交叉。(一)运输成本的核算配送运输成本的核算,是指将配送车辆在配送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按照规定的配送对象和成本项目,计入到配送对象的运输成本项目中去的方法。1、配送运输成本的数据来源(1)工资及职工福利费。根据“工资分配汇总表”和“职工福利费计算表”中各车型分配的金额计入成本。(2)燃料。根据“燃料发出凭证汇总表”中各车型耗用的燃料金额计入成本。配送车辆在本企业以外的油库加油,其领发数量不作为企业购入和发出处理的,应在发生时按照配送车辆领用数量和金额计入成本。(3)轮胎。轮胎外胎采用一次摊销法的,根据“轮胎发出凭证汇总表”中各车型领用的金额计入成本;采用按行驶胎公里提取法的,根据“轮胎摊提费计算表”中各车型应负担的摊提额计入成本。发生轮胎翻新费时,根据付款凭证直接计入各车型成本或通过待摊费用分期摊销。内胎、垫带根据“材料发出凭证汇总表”中各车型成本领用金额计入成本。(4)修理费。辅助生产部门对配送车辆进行保养和修理的费用,根据“辅助营运费用分配表”中分配各车型的金额计入成本。(5)折旧费。根据“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中按照车辆种类提取的折旧金额计入各分类成本。(6)养路费及运输管理费。配送车辆应缴纳的养路费和运输管理费,应在月终计算成本时,编制“配送营运车辆应缴纳养路费及管理费计算表”,据此计入配送成本。(7)车船使用税、行车事故损失和其他费用。如果是通过银行转账、应付票据、现金支付的,根据付款凭证等直接计入有关的车辆成本;如果是在企业仓库内领用的材料物资,根据“材料发出凭证汇总表”、“低值易耗品发出凭证汇总表”中各车型领用的金额计入成本。(8)营运间接费用。根据“营运间接费用分配表”计入有关配送车辆成本。2、配送运输成本计算表物流配送企业月末应编制配送运输成本计算表,以反映配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配送运输总成本是指成本计算期内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总额,即各个成本项目金额之和。单位成本是指成本计算期内各成本计算对象完成单位周转量的成本额。各成本计算对象计算的成本降低额,是指用该配送成本的上年度实际单位成本乘以本期实际周转量计算的总成本,减去本期实际总成本的差额。它是反映该配送运输成本由于成本降低所产生的节约金额的一项指标。按各成本计算对象计算的成本降低率,是指该配送运输成本的降低额与上年度实际单位成本乘以本期实际周转量计算的总成本比较的百分比。它是反映该配送运输成本降低幅度的一项指标。各成本计算对象的降低额和降低率的计算公式如下:成本降低额=上年度实际单位成本×本期实际周转量-本期实际总成本成本降低率=成本降低额/(上年度实际单位成本x本期实际周转量)×100%(二)流通加工成本的核算1、流通加工成本项目和内容(1)直接材料费。流通加工的直接材料费用是指对流通加工产品加工过程中直接消耗的材料、辅助材料、包装材料以及燃料和动力等费用。与工业企业相比,在流通加工过程中的直接材料费用,占流通加工成本的比例不大。(2)直接人工费用。流通加工成本中的直接人工费用,是指直接进行加工生产的生产工人的工资总额和按工资总额提取的职工福利费。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工资、非工作时间的工资等。(3)制造费用。流通加工制造费用是物流中心设置的生产加工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加工所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主要包括流通加工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的工资及提取的福利费,生产加工单位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的折旧和修理费、生产单位固定资产租赁费、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取暖费、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保险费、试验检验费、季节性停工和机器设备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以及其他制造费用。2、流通加工成本项目的归集(1)直接材料费用的归集。直接材料费用中,材料和燃料费用数额是根据全部领料凭证汇总编制的“耗用材料汇总表”确定的;外购动力费用是根据有关凭证确定的。在归集直接材料费用时,凡能分清某一成本计算对象的费用,应单独列出,以便直接计入该加工对象的成本计算单中;属于几个加工成本对象共同耗用的直接材料费用,应当选择适当的方法,分配计入各加工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计算单中。(2)直接人工费用的归集。计入成本中的直接人工费用的数额,是根据当期“工资结算汇总表”和“职工福利费计算表”来确定的。“工资结算汇总表”是进行工资结算和分配的原始依据。它是根据“工资结算单”按人员类别(工资用途)汇总编制的。“工资结算单”应当依据职工工作卡片、考勤记录、工作量记录等工资计算的原始记录编制。“职工福利费计算表”是依据“工资结算汇总表”确定的各类人员工资总额,按照规定的提取比例计算后编制的。(3)制造费用的归集。制造费用是通过设置制造费用明细账,按照费用发生的地点来归集的。制造费用明细账按照加工生产单位开设,并按费用明细账项目设专栏组织核算。流通加工制造费用表的格式可以参考工业企业的制造费用表的一般格式。由于流通加工环节的折旧费用、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占成本比例较大,其费用归集尤其重要。
好的

文章TAG:发货成本怎么算  邮寄东西的费用是怎么算的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