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营销渠道策略的渠道策略

1、网络营销渠道功能与传统营销渠道一样,以互联网作为支撑的网络营销渠道也应具备传统营销渠道的功能。营销渠道是指与提供产品或服务以供使用或消费这一过程有关的一整套相互依存的机构,它涉及到信息沟通、资金转移和事物转移等。根据知名品牌营销策划传播机构品牌联播对网络营销渠道策略的划分,一个完善的网上销售渠道应有三大功能:订货功能、结算功能和配送功能。(1)订货系统。它为消费者提供产品信息,同时方便厂家获取消费者的需求信息,以求达到供求平衡。一个完善的订货系统,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库存,减少销售费用。(2)结算系统。消费者在购买产品后,可以有多种方式方便地进行付款,因此厂家(商家)应有多种结算方式。当前国外流行的几种方式有:信用卡、电子货币、网上划款等。而国内付款结算方式主要有:邮局汇款、货到付款、信用卡等。(3)配送系统。一般来说,产品分为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对于无形产品如服务、软件、音乐等产品可以直接通过网上进行配送,对于有形产品的配送,要涉及到运输和仓储问题。国外已经形成了专业的配送公司,如着名的美国联邦快递公司,它的业务覆盖全球,实现全球快速的专递服务,以致于从事网上直销的Dell公司将美国货物的配送业务都交给它完成。因此,专业配送公司的存在是国外网上商店发展较为迅速的一个原因所在,在美国就有良好的专业配送服务体系作为网络营销的支撑。

营销渠道策略的渠道策略

2,营销渠道策略有哪些

机会007网渠道栏目,里面有各种营销渠道的链接,挺方便的。
1.密集分销策略 在密集分销中,凡是符合生产商的最低信用标准的渠道成员都可以参与其产品或服务的分销。密集分销意味着渠道成员之间的激烈竞争和很高的产品市场覆盖率。密集式分销最适用于便利品。它通过最大限度地便利消费者而推动销售的提升。采用这种策略有利于广泛占领市场,便利购买,及时销售产品。而其不足之处在于,在密集分销中能够提供服务的经销商数目总是有限的。生产商有时得对经销商的培训、分销支持系统、交易沟通网络等进行评价以便及时发现其中的障碍。而在某一市场区域内,经销商之间的竞争会造成销售努力的浪费。由于密集分销加剧了经销商之间的竞争,他们对生产商的忠诚度便降低了,价格竞争激烈了,而且经销商也不再愿意合理地接待客户了。 2.选择分销策略 生产企业在特定的市场选择一部分中间商来推销本企业的产品。采用这种策略,生产企业不必花太多的精力联系为数众多的中间商,而且便于与中间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还可以使生产企业获得适当的市场覆盖面。与密集分销策略相比,采用这种策略具有较强的控制力,成本也较低。 选择分销中的常见问题是如何确定经销商区域重叠的程度。在选择分销中重叠的量决定着在某一给定区域内选择分销和密集分销所接近的程度。虽然市场重叠率会方便顾客的选购,但也会在零售商之间造成一些冲突。低重叠率会增加经销商的忠诚度,但也降低了顾客的方便性。 3.独家分销策略 即生产企业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只选择一家中间商销售自己的产品。独家分销的特点是竞争程度低。一般情况下,只有当公司想要与中间商建立长久而密切的关系时才会使用独家分销。因为它比其他任何形式的分销更需要企业与经销商之间更多的联合与合作,其成功是相互依存的。它比较适用于服务要求较高的专业产品。

营销渠道策略有哪些

3,营销渠道模式

从产品的营销模式上有以下几种1、体验式营销;2、一对一营销,3、全球地方化营销; 4、关系营销;5、连锁、专卖;6、品牌营销;7、深度营销;8、网络营销;9、整合营销;10、直销;11、数据库营销;12、文化营销渠道营销模式又分传统与现代营销模式千变万化,而且一直不断推陈出新,关键你想做什么,至于怎么做,自己可以从中去找
展会、政府采购、招投标、超市、批发市场等等。建议楼主进机会007网渠道栏目,里面有各种渠道的链接。
p&g的无缝营销渠道策略及其分析 享有“日用消费品大王”美誉的p&g公司于1988年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p&g公司在中国历时10年的成功消除了西方品牌是否能占领中国市场的疑虑。经过投资初期几年的高投入、大亏损后,p&g在1994财政年度扭亏为盈,其销售额以每年50%的速度递增。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市场监评部1998年5月对化妆洗涤用品市场的抽样调查显示,在香皂、美容护肤品、洗发护发品等众多市场上,p&g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均名列前茅(见表1)。 p&g公司在中国市场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是与其成功的营销策略分不开的,其中,p&g公司在渠道管理上大胆引进无缝营销渠道策略尤为让人刮目相看。p&g无缝营销渠道策略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1合理分工 为避免因职能上的重复而造成的资源浪费,p&g与其渠道成员根据各自的长处确定了以下的分工,需要说明的是下表中的经销商是指p&g在各地精心挑选的实力雄厚的批发商。他们必须符合一定规模、财务能力、商誉、销售额、仓储能力、运输能力和客户结构等指标。其中所谓客户结构是指,侯选经销商必须具备一个较为完善的、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客户网络;网络中应包括一定数量和一定层次的二级批发商和零售商,并且能较为完善地覆盖一个区域市场。这一选择标准表明p&g更重视渠道资源本身。 由此可以看出,无缝营销渠道策略的核心是建设性的协作关系。这种建设性的协作关系是以双方核心能力(capabilities)的差异性或者说互补性为基础的。这种互补性决定了无缝营销渠道策略创造价值的潜在空间,双方合作才具有价值。只有当双方各有所长时,一种比较平衡的合作伙伴关系才能确立。无缝营销渠道可以促进渠道成员利用各自的优势通过合理分工,各自负责擅长的渠道职能,以避免重复、无效的工作,从而降低各自的成本。这种降低成本的源泉在于相互定向的整合,而不是各自独立的内部优化。 2ids(integratedbusinesssystem)一体化营销改造计划 p&g意识到批发商、零售商等各渠道成员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与p&g有着不同的经济利益,其中不乏与p&g相悖的利益,如批发商或零售商希望能自主地决定价格,希望p&g能尽量提供信用、延长支付期等。另一方面,p&g为维护市场领导者地位,实施全方位覆盖策略,必然会尽可能多地发展渠道成员,开拓渠道范围。因此,如果不与渠道成员达成某种方式的合作关系,渠道发展可能失控。ids计划就是为适应p&g的要求而设计的合作方式。 ids计划是指p&g帮助经销商进行p&g式的改造。改造后的经销商将在与营销有关的职能部门拥有与p&g相似的组织机构和运作方式。这样p&g与经销商很容易对面临的问题达成共识,即便发生冲突,双方的管理人员也容易沟通、解决。 ids改造计划的步骤是:p&g内部组成一个跨部门的工作小组,小组成员来自营销、销售、财务、技术等各部门。ids小组对经销商进行诊断,找出它管理上的问题和不足,并同经销商一起制定符合p&g标准的改造计划。经销商自行按照计划进行改造,ids小组提供各种支持。事实上,ids小组为经销商提供的是一种有导向性的咨询服务。 作为p&g“无缝营销渠道”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ids计划充分体现出无缝营销渠道成员间的合作作用并能引发整个组织层面的变革。无缝营销渠道成员间的合作范围一般只涉及到渠道成员之间部分职能部门的跨组织合作,而并非两个企业整体层面上的共同运作。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合作的成功往往需要合作者在整个组织层面上进行互动式的调整,这一方面是因为现代企业市场营销已经越来越演变成为企业的整体营销,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功效;另外,无缝营销渠道策略得以实施的基本动因在于这种策略能够明显地给各合作方都带来更多的利益。 3零售商教育政策 虽然零售商拓展的职能主要由经销商承担,但p&g仍没有放弃和零售商的合作,没有放弃对他们施加影响。由于零售商的数目众多,要对他们实施ids改造计划,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与物力,从表面上看未免多此一举。但是实际上,零售商直接与消费者打交道,掌握着大量有关消费者的一手信息,且零售商的工作效率又与p&g的销售密切相关,所以p&g决定采用教育零售商的方式来加强与零售商的联系。p&g在各个销售区域雇用当地人作为促销员,他们不属于p&g的正式员工,因此他们的收入也比正式员工稍低。他们负责定期拜访零售商(通常每月一次)既利用p&g的促销品向零售商宣传p&g产品特点,传授销售技巧和pop陈列技巧,同时也向零售商搜集宝洁产品的消费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p&g的营销部门。 无缝营销渠道的合作方式已经越来越倾向于共享信息。信息在创造并维持渠道的竞争优势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当代创意开发权威塔克尔在《未来赢家》一书中指出“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尽量接近顾客。真正的接近,是每一分钟都要接近。要做到每一分钟都接近,就需随时掌握信息。如果渠道成员之间能够通过相应的机制部分或全部地共享信息,则合作的成员必能获得更多的信息,从而更能接近和了解消费者,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众所周知,在营销渠道中,零售商因为其所处的地位而近水楼台先得月,更容易地获取消费者的一手资料。p&g之所以愿意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实施其零售商教育策略,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想通过这种途径,与零售商保持密切的联系,共同分享信息。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无缝营销渠道策略实际上是强调以建设性的协作取代以邻为壑的竞争,强调企业的市场营销应该重视挖掘企业组织之间所蕴涵的价值。从实践角度分析,无缝营销渠道具有能使各合作方共享信息、降低成本的价值;更重要的是,无缝营销渠道使各方能够分享对方企业的经营资源从而增加收益。p&g能在短短几年内在中国大陆成功地达到如此高的市场覆盖率,取得骄人的成绩,无缝营销渠道策略的制定和实施的确功不可没。 外国经济与管理

营销渠道模式

4,营销策略有哪些

营销策略有口碑营销、情感营销、恐吓营销、体验营销、植入营销、事件营销、饥饿营销、动态营销、会员营销、终端包装策略等。营销策略是企业以顾客需要为出发点,根据经验获得顾客需求量以及购买力的信息、商业界的期望值,有计划地组织各项经营活动。是针对一定的目标市场所采用的一系列可测量可控的旨在提高销售及厂商声誉为目的的活动,是多种营销方法例如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公关策略的综合。常见的营销策略有:1、口碑营销策略口碑营销是指企业通过产品或服务,通过用户和亲朋好友的交流将自己的品牌传播开来。我们经常说要抓好服务,因为每一位顾客背后都有250位潜在客户。而你的产品要促及到这些潜在顾客,口碑就是一个很好的策略了。这种营销方式可信度强、成功率高。口碑营销策略除了基于线下的真实交流中,还体现在社会化媒体平台,强调关系与兴趣,我们曾在论坛、微博上看到关于海底捞众多口碑的传播,还有碧水湾温泉度假村的亲情服务给顾客带来的惊喜分享,这些都是口碑碎片,通过用户自行分享出来。2、情感营销策略情感营销就是把消费者个人情感差异和需求,作为企业品牌营销战略的核心,通过借助情感包装、情感促销、情感广告、情感口碑、情感设计等策略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这个时候,消费者购买商品所看重的已不是商品价格高低、数量的多少以及质量好坏了,而是为了一种感情上的满足,一种心理上的认同。情感营销从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出发,唤起和激发消费者的情感需求,诱导消费者心灵上的共鸣。情感营销策略寄情感于营销之中,让有情的营销赢得无情的竞争。南方黑芝麻糊可以说是经典情感营销的代表之一,一提到它,消费者脑海里就会冒出家的味道和童年的味道。情不自禁的会想家,想起自己的小时候。3、恐吓营销策略所谓恐吓营销是指营销者通过广告、营销人员等,向目标客户告知某种现存的或者潜在的威胁、危害,以达到销售其自身产品的目的的一种营销方式。但当营销者提供的事实或者数据存在夸大或者虚假时,这种行为一般不列入恐吓营销的讨论范畴。恐吓营销在逻辑上的表述为:分析产品、列举提出问题、渲染问题的严重性,从心理上恐吓,使潜在购买成为现实购买。这种策略适合一些对身体有益的健康类产品或服务、人身安全的产品或服务,比如保险公司、空气净化、安全座椅、保健品、药品、母婴用品、儿童教育……这些企业在使用此策略上效果很明显,但是不要夸大事实,甚至捏造谣言危害竞品,比如“微波炉有害”的传言,全行业销售量同期相比下降了40%左右,遭受巨大的损失,微波炉老大格兰仕更是深受其害。这方面需要营销者在运用时格外注意,然而此策略运用得当,效果甚好,比如当年螨婷这个品牌,当时九鑫集团耸人听闻的提出了螨虫概念,通传播让用户知晓螨虫的危害,立刻使许多女性恐慌起来,纷纷掏钱抢购。利用恐吓营销,只要摸准心理,详尽列举,巧妙实施,恐吓适度,准能让顾客的顾虑对号入座!4、体验营销策略体验通常是由于人对事件的直接观察或是参与造成的,不论这个事件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体验会涉及到顾客的情感、感官、情绪等一系列感性因素,当然也会涉及到智力、知识、思考等理性因素,再加上在体验中需要进行的一些身体活动。例如从一米长的壶嘴里倒沸水出来冲茶,只要尝试过,一定是一个难忘的体验,而且这种体验能与这家店紧密结合。这里消费的不是茶水,而是愉悦的心情,可以说由特殊体验激发的愉悦心情,让客户感受到增值。体验的基本结果会清楚的反射于语言中,例如描述体验的动词:赞赏、喜欢、讨厌、憎恨等,形容词:诱人的、可爱的、刺激的等等。为何进行体验营销呢?其实体验营销的重要性体现在:消费者的情感需求比重在增加;消费需求的日趋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消费者价值观与信念转变迅速;消费者关注点向情感性利益转变。对于现代消费的观念转变,可通过体验式营销更深层的了解消费者需求。5、植入营销策略植入营销通常是指将产品或品牌及其代表性的视觉符号,甚至服务内容策略性融入电视剧、电影或媒体节目等各种内容之中,通过场景的再现,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留下对产品及品牌印象,继而达到营销产品的目的。我们经常在众多电视剧、电影、微视频中看到不同品牌的植入。甚至可以在各种以内容输出的平台上来实现,比如网络游戏、微博段子、长微博图文,甚至小说之中。6、事件营销策略事件营销的英文为EventMarketing,国内有人把他直译为“事件营销”或“活动营销”。事件营销是企业通过策划、组织和利用具有名人效应、新闻价值以及社会影响的人物或事件,引起社会团体、媒体和消费者的兴趣与关注,以求提高企业或产品的知名度,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并最终促成产品或服务的销售目的的手段和方式。简单地说,事件营销就是通过把握新闻的规律,制造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并通过具体的操作,让这一新闻事件得以传播,从而达到广告的效果。我们常因为新产品知名度不够高而苦恼,在新品上市阶段,很多企业希望能有一个引爆的事件发生,将公众、媒体的目光聚集过来,这都是希望品牌迅速爆红的心理。例如“法国队夺冠,华帝退全款”支付宝“全球锦鲤”等,都是最近让人印象深刻的事件营销。7、饥饿营销策略饥饿营销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调低产量,以期达到调控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假象”,维持商品较高售价和利润率的目的。表面上,饥饿营销的操作很简单,定个叫好叫座的惊喜价,把潜在消费者吸引过来,然后限制供货量,造成供不应求的热销假想,从而提高售价,赚取更高的利润。但“饥饿营销”的终极作用还不是调节了价格,而是对品牌产生的附加值,这个附加值分正负。谈起饥饿营销,大家最先想到就是苹果手机,这世界上越难得到的东西越是令人着迷,乔布斯深深了解其中的道理。而雷军领衔的小米手机也学了乔布斯的精髓,小米的饥饿营销一样做的有声有色。8、动态营销策略所谓动态营销策略,就是要根据市场中各种要素的变化,不断地调整营销思路,改进营销措施,使营销活动动态地适应市场变化。动态营销策略的核心是掌握市场中各种因素的变化,而要掌握各种因素的变化就要进行调研。9、会员营销策略会员营销是一种基于会员管理的营销方法,商家通过将普通顾客变为会员,分析会员消费信息,挖掘顾客的后续消费力汲取终身消费价值,并通过客户介绍等方式,将一个客户的价值实现最大化。与传统营销方式在操作思路和理念上有众多不同。在数字营销战役中,我们更愿意使用数字化手段对企业的会员进行分群、清洗、优化,并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比如通过梳理一个电商企业的会员,根绝年龄、地域、性别、习惯购买品类、购买次数等多个维度进行分群,在促销时针对不同群体进行不同内容的传播。10、终端包装策略所谓终端包装,就是根据产品的性能、功效,在直接同消费者进行交易的场所进行各种形式的宣传。终端包装的主要形式:一是在终端张贴介绍产品或品牌的宣传画;二是在终端拉起宣传产品功效的横幅;三是在终端悬挂印有品牌标记的店面牌或门前灯箱、广告牌等;四是对终端营业员进行情感沟通,影响营业员,提高营业员对产品的宣传介绍推荐程度。调查显示,20%的保健品购买者要征求营业员的意见。

5,如何对渠道进行营销分析

第一步:分析渠道形势  这一步骤的核心是比较本企业与目标竞争对手在货物周转、市场覆盖度和成本变动趋势等方面的差别。许多营销经理了解自身渠道中各种联系,他们掌握有关价格、交付条款、收益、存货周转等业绩指标的细节。然而他们对竞争对手或价值链中其他阶段的了解却很零乱,而且往往是想当然的。因此,对于许多IT企业来说,在分析渠道形势时,除了要搞清楚自身的情况,更重要的是了解到主要竞争对手使用的渠道种类以及每条渠道的市场份额,并将这些数据与自身的情况对比,以便通过分析能知道:每条渠道的相对获利能力、渠道种类的增长速度以及市场覆盖率(占实际服务的整个市场的比例)。  除上述分析之外,营销经理还要密切关注与制订渠道战略相关的一些趋势。最重要的一些趋势如下:  客户购买方式可能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潜在客户愿意在零售店购买。渠道的新进入者。其他行业的企业受到利润机会的吸引,或认为参与这个渠道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这种方式可以提供一种进入市场的新方法。海尔集团进军信息产业首先就是从渠道做起的。采用新技术进入市场的方式增加。Internet的发展使得网络营销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分销方式。营销经理必须跟踪顾客对此类新技术的试用情况以及直接竞争者做出的重大举措。从渠道中获取利润的压力。这既可能是由于议价力量的增强,也可能是由于使用渠道的费用快速增长。  上面的趋势都会对目前使用渠道的未来吸引力产生重大影响。预测渠道变化的能力是康柏公司当年在美国市场上成功的秘诀之一。康柏较早地看到,随着个人电脑成为办公用品的一部分,大公司会日益倾向于从零售店购买电脑,而不是直接向制造商购买。然而,经销商的货架空间总是有限的。因此康柏为经销商设计了一种独特的方法:不像其他直接销售的电脑公司,康柏拒绝与自己的经销商竞争,绝不向经销商的客户直接出售产品。经销商的回报是确保康柏得到所需的货架空间和销售支持。  第二步:从市场背后开始设计渠道  第一步工作中包含着一个潜在的危险,即某些经理会过分注重从竞争角度和历史角度思考渠道问题,而忽视最终顾客真正想从渠道服务中得到什么。因此第二步工作就是要纠正这种倾向,从顾客的角度思考以下问题:  1.渠道中提供的服务项目的价值  这要求撇开产品的特点和性能,只考虑顾客最重视的渠道服务项目。对于一台个人电脑来说,可能的服务项目包括:产品演示、保证条款、使用培训、安装和修理服务、维修期间可否使用备机以及技术建议等。思考的关键在于顾客可能要求所有的服务项目,这就需要在所有的服务项目中做出权衡,从而了解提供不同服务项目的费用差别。对顾客而言,可能的权衡包括:批量的大小、购买是否便利、交货的及时性、产品花色品种的丰富程度、服务质量、服务支持程度等。  2.细分顾客  不同顾客对渠道服务项目的重要性认识不同,这取决于他们的需要和购买行为。如果不同顾客之间的差异程度很大,则很难用一条渠道满足所有顾客的要求。此时可根据不同顾客群体对特定服务项目重要程度的认识进行顾客细分,并为每个细分群体确定能为其提供最优服务的渠道类型。如果现成的渠道无法满足某一群体的服务需要,就应该设计新渠道。因此,PC厂商若能更认真地对待这些问题,就能更有效地利用集中经营某类产品的增值中间商和零售商。  3.顾客对各种渠道选择的看法  为顾客设计的渠道是否能够满足顾客的需要,我们还是应该询问顾客。在询问顾客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的是,顾客对现有渠道在总体上的满足往往会掩盖某些关键服务项目上的缺陷。研究顾客不满的目的是得出新的构建渠道的方式,以克服各种问题。  ----总之,在这个顾客是上帝的商业时代,渠道设计的目标是发现顾客想从渠道中获得什么,并通过改进和创新更好地为顾客服务。所有的IT厂商现在面临的选择是:仅对现有渠道做出改进,用全新的或复合的渠道取代它,还是为不同细分市场的需要设计不同的渠道,从而增加渠道数量。  第三步:渠道决策的经济性  营销经理在比较不同渠道选择的获利能力时,必须判断不同组合的收入、成本和资金需求情况。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仅使用分销商以削减固定成本。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对工厂和仓储进行相当大的先期投资,以保持与顾客尽可能直接的联系。  比较渠道选择的一种方式是首先估算转移到一个新渠道逐渐增加的成本。如果顾客需要快捷交货,就必须保证当地的库存,增加培训计划,还可能需要建立快速反应的分销中心。通过盈亏平衡分析,经理们知道某种特定的分销方式是否值得采用。在确定了某种选择后,还应详细估算相对收入、成本以及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需求。  1.收入  比较两条不同渠道的销售能力,要考虑两种因素。一是覆盖密度,即与市场上的购买决策者的接触程度。许多渠道留下空白点是由于忽视了某些地理区域或不能到达某类顾客。二是在接触顾客后销售努力的效果,这取决于销售人员的销售技巧和实际销售行为与厂商的差别化努力的一致性。  从效率的角度考虑,直接渠道可能更有利。公司销售代表仅专注本公司的产品,不会被其他产品干扰。他们在销售本公司产品方面受到良好培训,有更强烈的进取心。通过为顾客提供增值服务、提供信息、推进销售、解决顾客不满,他们能与重要客户建立紧密联系。但直接销售的最大问题是:企业能否担负得起覆盖广阔而多样化市场的销售队伍,如果不能,管理者就需要做出艰难的选择。  2.规模经济还是控制  直接销售队伍意味着巨大的固定费用,尤其当企业的着眼点放在建立长期的顾客联系时。如果销售人员是服务于一个复杂客户的多功能小组的一部分,或他们的首要责任是服务已经建立联系的客户,那么将报酬与销售额挂钩则不太恰当。然而,如果每笔交易的销售额产生的毛利润不足以弥补交易成本,那么巨大的固定成本就会变得不经济。IBM采用直销队伍面向大单位销售大型机是相当合算的,但却不能负担以同样方式销售PC机的费用。  不过另一方面,虽然直销队伍占用大量资金,但需要大量费用本身也意味着一种进入壁垒。  对于控制问题,人们反对间接渠道主要是因为无法对中间商实施紧密控制。人们通常认为分销商注重短期利益,而且以牺牲供应商的利益为代价来侧重维护与顾客的联系。有许多例子表明中间商不愿从事为供应商利益的活动,包括填写报告、对新的目标市场上促销新产品、收集和反馈竞争信息、市场信息、从事日常的服务和支持活动。因此似乎看上去直接渠道更有利。但这是以直接渠道的控制优势为前提,而不管直接销售是否能得到最小化的管理和交易成本。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样做成本巨大,并主宰了渠道选择。  3.交易成本  只要中间商之间存在竞争,间接渠道就会显示出成本优势。当厂商能够在几个竞争的代理商或分销商之间作出选择时,代理商或分销商几乎无法获取超额利润。但如果可供选择的中间商极少,此时应如何做呢?为防止中间商过分利用其垄断地位,企业会承受巨大的"交易成本",包括制定和执行体现了分销商或代理商意愿的非常详尽的合约、对合约条款讨价还价、跟踪实施等等,而且代理商或分销商的不合作行为会进一步增加成本,比如对供应商隐瞒信息或有选择地提供信息。此时对厂商来说,进行垂直的纵向一体化并直接销售则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4.资产特性  当厂商需要特殊的或专门的资产以支撑自己的战略时,则更适合采用直接销售或纵向一体化的做法。这些资产源于:对分销商特殊的销售和服务培训、专门化的运输和贮存设施、顾客的要求或购买决策过程。差异化的产品经常需要独特的能力来销售。  尤其当出现以下因素时,几乎可以肯定厂商最好选择直接销售:  无力追踪销售过程。当厂商很难确定中间商完成任务的情况时,使用中间商的效果会降低。我们很难了解分销商是否适当地培训人员、拜访新客户或收集市场信息。协作销售。像计算机之类的产品向大客户的协作销售要求许多专业人员以及不同管理层次之间的协调。此时很难确定代理商或分销商对销售的贡献。滥用职权。当中间商不能弥补其全部活动的成本时,就会出这个问题。名牌产品更容易受到这个问题困扰。因为某个零售商可能侥幸提供了劣质的售后服务而获益,但这会损害品牌的声誉,减少其他零售店的销售。大量交易。如果平均订货量大,或顾客订购了能同时交付的许多相关产品,则直接销售是经济的。----当然厂商遇到的大部分情形并不像上面所说的那么极端,因此多数企业采用的往往是复合的渠道安排,而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直接、间接和复合渠道中的哪种最能适应总体战略的要求。  第四步:战略适应性和可行性  渠道战略的决策是在一个广泛的背景中作出的,因此理想的渠道还必须在战略责任、可用资源、渠道战略的历史等限制条件下实施。这一步的目的就是要把先前的步骤中识别出的最优渠道暴露在这些现实条件之下。如果确认某项选择适应当前的战略,是可行的,还必须看它是否适应将来的战略需要,并让竞争对手陷入困境。如果一种渠道战略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和超越,它就不能提供一种实质性的优势。  1.战略适应  管理者必须确定提出的渠道战略能否支持总体战略推进,进而使企业达到预期的业绩目标。但很多企业往往无法完满回答这个问题。例如,某家电脑公司认为:为了满足市场渗透和市场增长目标,需要采用复合的、竞争的渠道,包括代理商和零售商。但这些间接渠道提供了劣质服务,而这与短期利润目标抵触,因为短期利润建立在较高价格上,而较高价格则建立在优质服务基础上。公司另一个难题是不为众人所知,而且负担不起足够的广告费来建立消费意识和品牌偏好。此时,该公司可以从间接渠道中"抽出"自己的服务,建立直接渠道,以确保获利目标能够实现,进而使市场渗透目标也能实现。建立直接渠道是在充分认识到目前间接渠道的进取心不足所造成的长期后果情况下做出的,而零售渠道和间接渠道却是未来市场增长的源泉。  当然,也有的时候渠道机会相当诱人,此时产品和服务的战略应适合渠道战略的要求。  2.可行性  除了战略责任和战略目标的限制,还有缺乏合适中间商的限制。对于努力进入市场的新进入者来说,现有厂商已经锁定或控制了可用的渠道,这个问题就尤为伤脑筋。  3.长期适应性  无论企业选择何种分销方式,都必须认识到一成不变的渠道时间长了势必会降低其灵活性。因此,在开始进行之前,必须做出最终检查,以确保设计的渠道能够经营公司期望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够适应新出现的技术。  渠道战略的最终选择是一系列的权衡及妥协,从而在企业利用其资源能够做到的与为满足顾客而获得竞争优势所应该做的之间寻求恰当的匹配。
营销渠道的建立就是要取得渠道成员,它是指以给目标渠道成员设计较高的当前短期利润和较低的风险,吸引目标渠道成员加入。而营销渠道的维护是利用客户关系管理,使渠道成员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让客户对企业有较高的忠诚度。一、营销渠道的取得1、争取同行既有的营销渠道(1) 营销渠道成员的选择选择渠道成员应该有一定的标准:如经营规模、经营管理水平、对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合作精神、对顾客的服务水平、其下游客户的数量以及发展潜力等。经营规模是企业选择渠道时要慎重考虑的因素,经营规模太大,超过企业的实力太多,企业很难控制它,更不用说对它的改造了。企业要选择这样的渠道只能是适应它,处处受制于它,所以这样做成本是很大的,与它合作虽然销售量很大,但是利润很小,一旦控制不好就会亏损。本人服务的企业就是与百安居、沃尔玛在合作,每年贡献的销售量很大,但是总体算下来是亏损的,对企业来说最大的收益是提升了市场份额,提升品牌力,打压力了竞争对手。但我认为这又是不能持久的,只要竞争对手愿意提供优于我们企业的条件,这些超市就会马上选择与它们合作。据调查,国内与超市合作的80%的企业亏损,只有20%的企业能盈利。所以,像格力,美的,海尔等企业都已向自设专卖店方面发展,或尽量避开国美、苏宁等连锁大鳄,目的就为了更好的对它们就有所控制。而选择经营规模很小的企业,由于资金实力不足,往往开拓市场的速度很慢,很难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最好是选择实力稍小于企业自己,但又不能太小。经营管理水平是渠道成员是否有发展潜力的关键,但这一点对企业在选择渠道成员时,要如下考虑假:一若渠道成员的管理水平很低,只要对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好,企业可以对其进行辅导,通过培训提升其经营水平;二渠道成员的经营水平很低,但对新生事物接受程度差,无法对其培训,这样的渠道成员也不能选择的。对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是企业在选择渠道时要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对新生事物接受度低,企业的经营理念、营销策略、文化风格等就很难灌输,这样的渠道商就很难与企业配合很好,很难达到二合为一,双方长久的发展潜力不大。但是,对于对新事物接受程度高的渠道商来说就不一样了,不管企业如何对其灌输,它有分辨能力,凡是它认为对己有利的,它就很接受。如果企业的说词能高明,且目的隐蔽性强,它就可以接受企业的改造。合作精神是培训出来的,很少有渠道商的和合作精神很高的,除非它的能力很低。凡是合作精神很高的渠道成员的发展能力便很低,这样的渠道成员企业选择它也是权宜之计,不得已而为之,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它会阻碍企业的发展,企业将来还要清除其出局的。反过来,发展能力很高的渠道成员合作精神就不高,因为合作双方的利益存在分歧,企业常常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要求渠道商妥协,而恰恰能力高渠道成员不愿意。所以说合作精神不是选出来的,而是靠企业自己来培养出来的。对顾客的服务水平取决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经营管理水平高,其对顾客的服务水平就高,反之则很低。下游客户的数量取决于渠道员的规模,下游客户的数量往往和渠道商的规模成正比。(2)争取渠道成员的动因渠道成员会不会选择与企业合作,要看企业给它带来的收益有多大。由于渠道成员本来就经营着多种的同类产品,它对自己的将来发展战略进行了长期的规划,对各种品牌对自己带的短期收益和长期收益进行了反复的计算,最终得出结论,对手中的各品牌进行了权重组合。这时我在争取渠道成员时,就告诉渠道商会给它带来很大的长期收益,它往往不会轻易相信,再说还没有合作过,对双方的情况都还不了解。所以,我们只能以很高的短期收益来吸引它。所以,对短期利益的计算尤为重要。短期利润:中间商计算短期利润时主要考虑差价的大小,和企业市场价格的维护能力。差价的大小主要由制造商来制定,但应由如下几个因素所决定:a、竞争对手的价差:一般不能低于竞争对手的价差。b、可能的销量:而可能的销量又要受竞争品的销量,与竞争产品相比之下的优缺点,包括产品、价格、促销、分销,以及中间商所了解的该产品在其他地方的销量、中间商对销售该产品的信心等因素的影响。可能的销量大,其价差可以小。制造商要确定一个合理的差价。当企业能很好将能带给渠道商的短期利益计算给渠道商,并能超过它手中目前合作的任何品牌,渠道商往往会采用试试看的心态来尝试的。2、企业自建销售渠道企业自建销售渠道的方式,往往采用自设品牌专卖店,或加盟品牌专卖店。对于这种方式当然是比较理想的渠道组建方式。但企业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企业的规模实力很大,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和很强的风险承担能力,假如不成功对自己也不会有很大的伤害;二是企业的品牌力已相对很强,可以吸引别人来开加盟店;三是在市场既有的渠道上能看到自己的产品,这样有利于推动专卖店迅速的开设成功。二、营销网络的维护当渠道成员因为尝试企业能否真的能给它很高的短期利润,而选择了与企业合作,这时企业要做好对渠道成员的维护工作,这样才能进一步坚定渠道商的选择的信心,为下一步改造渠道商作铺垫。对营销渠道成员的维护主要采用客户关系管理的原理进行。企业对渠道客户全面进行关系管理,主要内容有相应的市场管理、销售管理、服务管理、客户关怀、分析决策、销售机会挖掘、合作伙伴管理、竞争对手管理、产品管理和员工管理等。除了以上关系管理之外,还对客户的业务进程进行管理,包括:业务产生、业务跟踪、业务控制、业务落实和业务评价等环节。业务进程的管理是实现市场、销售、服务的协同工作,确保企业目标达成的有效手段。客户关系管理的核心是客户价值管理——客户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核心资源。客户关系管理的核心是客户价值管理。它将客户价值分为既成价值、潜在价值及模型价值。通过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提高客户忠诚度和保有率,实现缩短销售周期、降低销售成本、增加收入、扩展市场、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的赢利能力和竞争力。

文章TAG:营销  营销渠道  营销渠道策略  渠道  策略  营销渠道策略分析  
下一篇